为增进学生科研兴趣,帮助同学们尽早确立科研方向,选拔有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继续深造,7月13日至22日,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干细胞与胚胎工程科研团队举办了为期10天的“暑期科研训练营”活动。

开营式现场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武小霞教授在开营仪式上致辞,对利用假期时间精心组织本次科研训练营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感谢,要求同学们抓住学习机会,不断开拓眼界,在离科学最近的地方,种下科研的种子;树立远大理想,不断激发学习热情,充实在科研训练营的每一天;坚定投身科研的决心与信心,传承东农精神,汲取榜样力量,查找自身的不足与差距,不断提升和超越自我。

荧光显微镜操作培训

PCR实验操作

电泳操作
本期科研训练营从2021、2022级本科生中,选拔出10名同学作为正式营员进行科研培训。训练营期间,团队老师与营员分享科研经验,讨论前沿进展,引领学生了解动物干细胞与胚胎工程科研方向,激发同学们的科研兴趣。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营员们圆满完成了细胞培养、基因组提取、凝胶电泳、口吸管制备、抽卵检卵、显微操作等训练任务。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科研训练营为他们提供了接触科研、了解科研的机会,将以这次科研训练营为起点,脚踏实地,尽快明确科研方向与目标,以实际行动传承东农精神。

营员进行总结汇报

动物干细胞与胚胎工程科研团队带头人刘忠华教授作总结报告
结营式上,动物干细胞与胚胎工程科研团队带头人刘忠华教授作总结报告,分享了秦鹏春先生等前辈的事迹,讲述了实验室发展历程。刘忠华表示,希望同学们要以本次科研训练营为契机,以更高的标准,更严谨的态度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智识水平、培养思辨能力,明确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学院党委书记施喜军讲话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施喜军在总结讲话时指出,本次训练营通过科研训练,提升了学生科研兴趣,明确了科研方向,树立了科研理想,加强了传承创新,厚植了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在服务祖国、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学榜样敢担当,永怀感恩之心,早日成为栋梁之才。实验室各位老师要认真总结科研训练营经验,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深化科教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据悉,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干细胞与胚胎工程暑期科研训练营是生命学院创新教学形式的探索,为低年级本科生创造接触科研的机会,体验科研魅力,从而提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研探索精神。自2021年开展以来,共吸引了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和动物医学学院120余名学生报名。今年,科研训练营育人成果初见成效,首期2019级全部营员成功保送至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科院大学等知名院校继续深造。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